〖扬州八怪〗 | |||||||||||||
免责声明·来源网络不承担任何责任| wca 摘录 | 时间
2011/11/5 阅读:2528次|如有侵权请来电删除
|
|||||||||||||
清乾隆间寓居江苏扬州的八位代表画家的总称。一般指汪士慎、黄慎、金农和高翔、李鱼单、郑燮、李方膺、罗聘,见李玉芬木〈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〉。实际上不止八人,有换汪士慎、高翔、罗聘为高凤翰、边寿民、杨法者,或换高翔、李方膺为闵贞、高凤翰者,也有将陈撰或李勉列入者,见汪均金〈扬州画苑录〉。作画多以花卉为题村,亦画山水、人物,主要取法于陈道复、徐渭、朱耷(八大山人)、原济(石涛)等人,能不拘前人陈规,破格创新,抒发真情实感;又都能诗,擅书法或篆刻,讲究诗书画的结合,和当时流行画坛的尚古模拟之风,有所不同,被时人目为“偏师”、“怪物”,遂有“八怪”之称。汪均金是“正统”画风维护者,曾评说:“另出偏师,怪以八名,画非一体。似苏(秦)、张(仪)之捭阖,亻面徐(熙)、黄(荃)之遗规。率汰三笔五笔,复酱嫌粗;胡诌五言七言,打油自喜。非无异趣,适赴歧途。示崭新于一时,只盛行乎百里。”其实此派不仅对近代写意花卉画的意趣和技法,有相当大的影响;而且直至现代的齐白石、陈师曾和徐悲鸿、潘天寿、来楚生等,都从某个侧面对之有所汲取。
![]() ![]() ![]() ![]() “扬州八怪”有相近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感。他们大多出身于知识阶层,有的终生不仕,有的经过科举从政,一度出任小官,却又先后被黜或辞职,终以卖画为生。他们生活比较清苦,深知官场的腐败,形成了蔑视权贵,行为狂放的性格,借助书画抒发内心的愤懑。
他们的艺术大都取材花鸟,以写意为主要表现方式。他们在创作中重视个性,力求创新,不同程度地突破传统美学规范,带有某些反传统的意义,作品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,令人耳目一新。但在当时,他们并不能够被完全理解,甚至被视为左道旁门,而受到“非议”。其实,正是他们开创了画坛上新的局面,为花鸟画的发展拓宽了道路。 |